我找到那份流拍公告时,正在陆景琛的书房里替他整理资料。
心脏猛地一沉。
那尊观音,是我和他定情之初,我熬了三个通宵才鉴定确认的真品。
当初他捧着它对我说:“瑾年,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藏品,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。”
一句谎话。
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,便会疯狂滋长。
我开始不动声色地搜寻那些年我经手过的,被他称为“藏品”的翡翠。
结果令人心惊。
它们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,从不存在于任何公开的收藏名录里。
当我试探性地提起那尊观音时,陆景琛正温柔地为我剥着橘子。
他递橘子的手顿了一下,随即笑道:“可能是我看走眼了,后来发现是赝品,就处理掉了。”
他甚至还反过来安慰我:“别不开心,我们收藏家,谁还没打过眼?”
他笑得滴水不漏。
可我手心里的翡翠,却传来一阵冰冷的、被背叛的刺痛感。
我的天赋告诉我,他在说谎。
呵,真有意思。
趁他去海外出差,我走进了他的书房。
这一次,不是为了整理,而是为了挖掘。
我几乎翻遍了所有能看到的地方,一无所获。
就在我快要放弃,以为自己真的多心了时,指尖无意中碰到了他书桌桌沿下的一处微小凸起。
一个暗格弹了出来。
里面没有金银珠宝,只有几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夹。
封面上用烫金的英文烙印着两个词。
“ProjectJade.”
翡翠计划。
我心脏狂跳,打开了最上面那个标记着本年度份的文件夹。
第一页,就是一份触目惊心的清单。
物品名称、年代、鉴定结果、预估成本、成交价格、买家代码……
每一行,都是我亲手抚摸过,用心感应过的翡翠。
是他说要“穷尽一生去保护”的国之瑰宝。
可在这里,它们只是商品。
成交价后面那一连串的零,像一记记耳光,扇得我头晕目眩。
翻到最后一页,我彻底定住了。
那是一份关于我的评估报告。
“目标苏瑾年,天赋‘翡翠感应’评估:A+级可信度,准确率99.2%。”
“商业价值评估:年均创造利润约2000万美元。”
“长期利用策略:持续强化‘文化保护’叙事,维系其情感依赖与专业价值认同。避免其接触交易终端,确保信息隔离……”
报告的最后一行,是陆景琛龙飞凤舞的亲笔签名。
旁边还有一行冰冷的批注:
“Subjectshowsstrongemotionalattachment.Sheistheperfecttool.”
(目标对象显示出强烈情感依恋。她是最完美的工具。)
工具。
原来,我不是他的妻子,不是他的爱人,不是他的灵魂伴侣。
我只是一个会走路的高精度鉴定工具。
三年婚姻。
一场骗局。
过往的甜蜜,他看我时眼里的赞叹,那些关于艺术和传承的彻夜长谈……
呵,每一帧,都成了最辛辣的讽刺。
我瘫坐在地,浑身发冷,胃里翻江倒海。
那些被走私出境的国宝,每一件,都经过我的手。
我以为我在保护它们。
原来,我才是那个亲手将它们推入深渊的头号帮凶。
这份自责与罪恶感,比被欺骗本身,更让我万劫不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