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狱两年,前男友成了百亿股神

2025-08-07 11:11:57711

第四章

接下来的一个月,我活得像个影子。

白天,我是三流投资公司里那个沉默寡言的数据录入员。面对同事们或同情或鄙夷的目光,我一概无视。

他们以为我在自暴自弃。

他们不知道,这家小公司虽然不入流,但它就像金融市场的毛细血管。我能接触到海量的散户数据,最原始、最真实的市场情绪。

这些,是顾承安在顶级投行里看不到的。

晚上,我就是那个潜伏在网络深处的幽灵。

我没有联系江慕言,但他显然没有放弃。

他开始更频繁地发表文章,从各个角度剖析顾承安的“神操作”,每一次都像手术刀一样,精准地切开光鲜的外壳,暴露出里面的疑点。

舆论开始发酵。

从一开始的追捧,变成了窃窃私语的怀疑。

“顾承安……是不是有点太神了?”

“是啊,他之前的履历很普通,怎么突然就开窍了?”

顾承安显然也感觉到了压力。他开始高调接受采访,一遍遍地讲述自己的“奋斗史”和“投资哲学”。

越是这样,漏洞就越多。

在一个深夜访谈节目里,主持人问他,成功的秘诀是什么。

他微笑着说:“是直觉,和对风险的敬畏。”

我看着电视屏幕上他那张虚伪的脸,差点笑出声。

直觉?

我把这三个字输入我的数据库。瞬间,几十个G的资料开始关联分析。

他所谓的“直觉”,每一次都精准地落在我当年设定的模型锚点上。他所谓的“敬畏风险”,不过是严格执行了我为他划定的止损线。

他根本不是什么鬼才。

他只是一个拙劣的窃贼,一个读不懂乐谱,只会按键的钢琴演奏机。

这天,我正在整理数据,一个陌生的号码打了进来。

“喂?”

“沈清络?”电话那头的声音懒洋洋的,带着一丝玩味,“方便聊聊吗?我在你公司楼下的咖啡馆。”

我眼皮都没抬一下。

“不方便。”

“别挂,”他立刻说,“我对‘数据幽灵’很感兴趣。我觉得,你可能认识他。”

我停下了手里的工作。

江慕言。

他找到我了。